豫南一山村曾诞生鄂豫边第一支赤军游击队成为“赤色美丽村庄”

作者:kaiyun入口 来源:kaiyun平台竞技 发布时间:2025-10-16 05:23:13

  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有一座突兀的尖山,山脚下便是被称作“赤色美丽村庄”的尖山村。尖山村处在信阳、南阳、驻马店三市的接壤地带,前史沉淀深沉。

  1935年8月,鄂豫边省委在南阳市唐河县建立。省委决定在信阳、桐柏、确山、泌阳等接壤山区发动群众、展开党组织、展开游击战争。9月,鄂豫边省委迁到了尖山村,就在这座老祠堂里工作,成为革新力量的指挥与指引中心。

  1936年1月4日夜,一支只要7个人、只要两根半枪的鄂豫边赤军游击队在乡民汪心泰家建立。汪心泰是游击队成员之一,后来随“老八团”东征抗日,献身在江苏仪征。这支部队在艰苦环境中逐步强大,展开到600多人。1937年9月,部队改编为“豫南撒播抗日军独立团”;1938年1月初,又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,俗称“老八团”。

  汪心泰的孙子叫汪泽。后来这座承载着革新回忆的老宅,被改形成“鄂豫边赤军游击队纪念馆”,汪泽也成了赤色教育的责任讲解员。他因而获评为全国第十一届薪火相传“赤色基因传承者”优异个人。

  尖山村的乡民勤劳投鼠忌器,日常日子充溢焰火气味。常见的情形有:一位大叔从田里归来,挑着两桶蔬菜回来;一位大嫂很精干,家里养着70多只羊,一只母羊刚生下的小小羊,她抱在怀里,脸上满是杰出;还有一位伯父家里装了一台“一风吹”小钢磨,乐意热心协助邻里,便利我们碾谷、磨粉。

  曩昔乡民出村时走的,是横在小河上的石条简易桥。现在,村里修起了一座新的大桥,通行便利多了,也让山路更美。许多家庭改建成了现代风格的新房,村庄的相貌面目一新。

  村里还启动了“赤色经典文明传承区”的建造,要点区域的大街被改形成古色古香、让人忆往昔的风格。通过赤色美丽村庄建造和环境整改管理,尖山村的旧貌获得了新的概括。

  在这座新旧交错的村庄里,白叟抱着外孙,妇女拎着孙子,家人们讲堂,场景温馨而高兴。现在的尖山村,依山而立,面向明澈的河水,回忆与乡愁在这儿被留住。人们来这儿不只体会赤色教育,还能领会山乡的风土人情,村庄旅行正在悄然兴起。